语文课本“换血”有所感

这段时间,”语文教科书金庸替代鲁迅”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刚开始读到相关报道,并未在意,暗笑媒体的虚张声势。但近来浏览新浪博客,却萌发了”有一说一”的冲动。

中国的事情若是大事则必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以求息事宁人,毕竟是大事,闹不好就全都歇菜;而小事呢,往往小事大做,热热闹闹,玩得不亦说乎,毕竟是小事,大家图个乐儿。不愧为”文字的游戏国”。
我想说的是,随着中国媒体行业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国媒体所传播的声音已高度失真。在金钱的驱使下,媒体报道甚至已将真实性置于考虑的次位。连新闻标题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妄论内容的真实性了。
我认为,对于语文教科书选材问题来说,鲁迅作品的撤消与金庸作品的取用事实上是两码事,并不存在谁替代谁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如此轰动的影响,无非是传媒耍的手腕。就新浪来说,相关专题以”语文课本大换血 金庸凭什么’挤’下鲁迅”醒目标题冠之。如此充满挑衅的语气,怎会不令鲁迅与金庸的拥护者为之注目甚而义愤填膺?在噼里啪啦一阵阵争论下,新浪网坐享其成。而网友们的争论有何意义,争论目标悄无声息地由语文课本选材问题转移到鲁迅金庸孰优孰劣上,南辕北辙。

下面,避开媒体不谈,避开鲁迅金庸之争不谈,主要谈谈我对近年来语文课本”换血”的一些感受。


无法理解撤除《背影》的理由

由于多数学生反对,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落选鄂教版语文教材,代表性的理由是”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和”父亲形象不够潇洒”。
我无法核实这种说法的真实性。但这是一种多么幼稚的思想!难道父亲为了自己的孩子无意识地违反了交通规则,我们就对其嗤鼻吗?难道父亲形象不够潇洒,我们就羞于承认这个父亲吗?我不知道我们的社会什么时候冷漠到这种程度!
孩子们或许无知,尚不能认识亲情可贵,自作聪明地吹毛求疵。这是孩子们的天性,是正常的现象。朱自清先生不也在文中悔恨地自嘲,年少时的自己”真是太聪明了”?但我不知道那些专家们是如何考虑的?当孩子们思想有问题时,不是徐徐诱导,而是宠之惯之。这不是误人子弟是什么?我国的语文课向来发挥着思想教化的功效,为了如此浅薄的理由而将《背影》淘汰,孩子们的思想怎能得到健康发展?
中国人最推崇孝道,认为百善孝为先。《论语》第一章就明确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不说我们的父亲没有大错,只不过没有交通安全意识,为人做事不够洒脱,就是我们的父亲作奸犯科,身陷囹圄,我们也不能对其厌弃,而要爱之护之。这是古圣先贤教给我们做人的起码准则!
最后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背影》中朱自清先生感人肺腑的语句: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先生曾经说:

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背影》被撤除的理由如此荒谬,我不清楚先生若在应作何感想,而我则确实感到心寒。
现在,我只愿这个理由并不属实。


不能接受《阿Q正传》被撤除

北京版语文教材撤除《阿Q正传》,于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一直以来《阿Q正传》在我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阿Q正传》是鲁迅最精彩的文章,不论是文学性还是思想性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我甚至认为这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颠峰之作。
好的小说作品必是吸引人的。《阿Q正传》用笔诙谐自不待言,而其更胜一筹处是描摹之精准。我所说的精准是骨子里的精准。鲁迅先生轻巧几笔,隐藏在国民内心深处的劣根性便栩栩呈现出来。正是由于这份精准的描摹而使其作引人入胜。每个中国人都从中看到那么一点,又陌生又熟悉,不禁继续看下去,看了大半个世纪。所以真实是文学的生命。
好的作品从来是尊崇人性的。而《阿Q正传》更胜一筹处是它不仅尊崇人性,而且深刻反映人性,不仅深刻反映人性,而且对其寄予浓厚的感情。看很多人在网上叫嚣先生贬低国人推崇洋文,实在无奈。《阿Q正传》是描摹了国人的劣根性,但先生不是嘲弄而是同情,不是鄙弃而是反思,不是侵犯而是挽救。岂不闻”讳疾忌医”之典故?心有疾而畏诊,既而迁怒于医,可悲可怜。
一般小说达到以上两点已可称道,而《阿Q正传》更胜一筹处在于:虽看似诙谐闲散,却能入木三分表现国人劣根性;虽看似刻薄冷漠却能悄无声息传达作者同情心。这种形式与实质的看似不一致不统一恰构成了小说高度的艺术性。这是美的一种呈现形式。用典故来说,是庖丁解牛”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用金庸的武学境界来说是”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总而言之,《阿Q正传》达到了小说的至高境界:娱乐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这样好的文章被撤掉,实在令人感伤。
我的感伤是有原因的:我们离鲁迅越来越远了。
前不久看了余杰的讲演《鲁迅思想的当代性》,深受震撼。我一直喜欢余杰,喜欢他的血气方刚;但亦一直不解于他的不宽恕。但看了这篇演讲后,我理解了一些。一个人若看到了太多黑暗,大约会怀疑光明之为假象。
文中提到了两个人:孙志刚和李思怡。
我在网上查看了他们的情况,为他们的死感到震惊。不是因为死本身,而是因为制度的黑暗、人心的冷漠。
先生曾说:”愿我的文章速朽”。但中国现状如此,先生何以安息?
现在倒有太多人坐稳了属于自己的位子而希望先生的速朽了。网络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抨击乃至咒骂的文章,实出乎我所料。然而先生的骨头硬着呢,因为这世上还有先生憎恶的一切。


赞成选入金庸作品

我赞成金庸的作品选入。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经典。我们不能让青少年们总是去读过去的文字。而我尤赞成《雪山飞狐》的选入。它不仅结构精巧,而且艺术张力十足,在短短的篇幅中,侠情、友情、爱情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更难能可贵的是小说对女主角胡夫人的刻画丝毫不逊于男主角胡一刀。用李长之的批评标准来说,这大概算是查先生的”完整的艺术”吧。下面引用吴霭仪女士关于”胡夫人遗嘱”的赏评以证之:

胡一刀夫人,当然相貌很美,不过,她最令读者印象深刻的,就要数她的从容自杀殉夫了。特别是她自刎之前说的几句话。她对杀死自己丈夫的苗人凤说:”苗大侠,我本答应咱家大哥,要亲手把孩子养大,但这五日之中,亲见苗大侠肝胆照人,义重如山,你既答允照顾孩子,我就偷一下懒,不挨这二十年的苦楚了。”
这几句话,第一层意义在说明自己与丈夫情深义重,以致在他死后,她活着也只是挨思念的苦楚。
爱慕这样深,又说明胡一刀如何值得她倾心相恋,这是第二层。
第三层意义在说明自己殉情是为了自己的冷静选择,并非一时冲动的行为。先前答应不死,不过是为了有丈夫付托的事要做,问题解决,那就不必强活了。死比生舒畅,死居然是”偷懒”,没有半句呼天抢地的泣诉,但比什么话都更能加重第一、二层的意义。
人皆贪生怕死,激动之下殉情易,冷静执刀自刎难。这几句话的平静语气,又说明了胡夫人视死如归,不是寻常女子。这是第四层意义。
为何先前不能死,现今却不必活?原因是有了可信赖的的托孤对象;这几句话的第五层意义,是对苗人凤表示深深感激。
苗人风本是杀夫仇人,但胡夫人向他托孤,那是以行动表示对他的敬佩。这个赞誉,胜于千百句颂扬的美言,第六层意义在说明胡夫人对苗人凤识英雄重英雄,也表现出她的胸襟。
自杀殉夫,情深意重,已属难得,周详考虑、从容行事,更加难得;赴死之际,不但不自怜,不抱怨命运或怪责他人,反而不忘感谢别人成全、赞扬别人英雄侠义,难得以外,又格外显出了胡夫人的度量与文雅大方的个性。
几句话说明了这么多,胡夫人其他言行就不必一一赘述了。这个女子,值得人由衷称赞。
当然,这是在幻想小说的范畴,不是推许人自杀殉情。

但是,比之选用金庸作品片段,我更推荐选用关于金庸作品的评论文章。
为何要将金庸小说纳入语文教学中?我认为主要基于两个目的:
一方面,金庸小说作为通俗文学花园的一枝奇葩,不论其艺术性还是思想性,都已达到相当高度。作为当代文学的杰出代表,有必要让学生对其进行了解。
另一方面,武侠小说这种载体自身所具有的高度娱乐性难免使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囫囵吞枣,追求情节紧张刺激,忽略或舍弃它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出现买椟还珠的现象。针对这样的现象,就有必要通过教学的方式,给以正确的诱导,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它们的深刻内涵,不至入宝山而空回。
但是,如果仅仅摘取小说的一个片段,一方面不足以展示金庸小说的独特魅力(我们知道,金庸小说向来是以情节的盘根纠结来吸引读者的),也就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教师的讲解也构成问题:是应该一句一句解析呢,还是要讲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呢?对于通俗小说来说,以上两种讲解方式都是比较荒唐的,难免让学生笑掉大牙。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在不少人的心里,武侠小说依然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庸俗文学。持这种思想的人,不乏我们敬爱的老师。所以,我觉得采用这种形式,未必合适。
现在,”金”学研究颇热,很多学者都自觉不自觉地以研究金庸小说为己任,比如陈墨先生、吴霭仪女士、孔庆东先生等。这就涌现出大批优秀的评论文章来。而以这种相对短小的评论文章进行教学,我觉得效果会更好。
一方面,它们自成体系,有核心思想贯穿始终,对小说文本的解读有其深刻性。而这种深刻性应该能较好地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传授给学生独特的阅读理念。
另一方面,对教师而言,他们的教授过程就可以循文讲义,轻松地在适当地方点拨一二就可以了。甚至于这些评论文章兴许会调动起持抵触意见的老师的阅读兴趣也未可知。
其实,评论文章也是一种文学样式,完全可以选入到语文教材中,让学生接触并学习这种写作模式。


反对撤除《出师表》

2007年6月,西安市委党校65岁的历史学教授胡觉照上书教育部建议将《出师表》撤出中学语文课本。他认为:诸葛亮是个散文大家,所写的《出师表》文采飞扬。文采好,不等于什么都好。当然,《出师表》中”亲贤臣,远小人”等观点是应当接受的。《出师表》置民众倒悬于内战水火,迫切需要休养生息的愿望于不顾,置己处于”危急存亡之秋”的国家利益于不顾,只是从报答刘姓皇帝的隆恩出发,就要将整个蜀国民众再次拖入毫无胜利可能的内战之中,因为文采好就可以接受吗?五次北伐的实践不仅证明诸葛亮缺乏军事谋略,更证明了《出师表》的指导思想完全错了。这样的文章,值得追捧吗?
我认为胡教授的出发点是好的,理由本身也算公允。但是,我们为何要提倡《出师表》?这点恐怕胡教授未能认明。
今天被大众接受的诸葛亮已与历史上的武侯有了一定差距。穿越千年的诸葛亮在大众心里已是”忠”精神的化身,所谓”忠孔明义云长”。那么什么是”忠”呢?
由今人的眼光来看,在漫长的封建帝制中涌现的种种”忠”的行为,都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这些行为大多是对封建君王的”愚忠”,为今人所不取。而胡教授所说诸葛亮”只是从报答刘姓皇帝的隆恩出发”,也算中肯。历史人物总是要受到历史环境制约的。
但是,不论在何种历史环境下,”忠”的基本意义是不变的。
《说文解字》中如此定义:”忠,敬也,尽心曰忠”。我认为这应该是”忠”的基本内涵。一个人尽心做事,那么可以说这个人忠于事;一个人尽心协助他人,那么可以说这个人忠于人。由此看来,对封建君主的”忠”不过是”忠”的特殊的表现形式,是”忠”的外延。
而备受封建统治阶级推崇的儒家经典思想事实上也没有将”忠”解释为”忠君”。可以说”忠”的内涵逐步转化为”忠君”,只是封建统治阶级逐步俘虏人民意志的体现。
所以,”忠”与”孝”一样,只是人自我意识的选择,本身并不存在什么奴化思想,相反,”忠孝”往往是追求德行的人修身养性的入门课。
那么,紧接着的问题,诸葛亮的”忠”是”愚忠”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对于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来说,这个”忠”可能的确是他对封建君王的”愚忠”。正如前所说,历史人物总是要受到历史环境制约。在封建社会,”忠君”是衡量一个人,尤其是臣子道德高低的基本标准。诸葛亮很可能以此要求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是,也正如前所说,今天被大众接受的诸葛亮已与历史上的武侯有了一定差距。这主要是拜历代文人对诸葛亮的艺术化处理所赐。在今人看来,诸葛亮感先主三顾之恩,终身辅佐刘氏,更多体现的是”士为知己者死”这样一种平等自由的思想。可以说文化中的诸葛亮是具有浪漫色彩的:我之所以辅佐你刘玄德不是因为你鼓吹的显赫身世,而仅仅是因为你重视我的才华。而先主托孤后,依然忠心耿耿,也是这种思想的延续,是对自我道德完善的追求。也正是这种对人、对事自始至终”尽心”的行为使诸葛亮成为”忠”精神的代言。
这里我想说的是,历史名人往往是具有历史和文化两种形态。可以说文化形态源于历史形态但高于历史形态,它更多地被灌注了后人的主观感受。对于像诸葛亮这样的历史人物,在文化范畴里已经被美化为一个偶像,为人们景仰、学习。进一步说,文化范畴里的诸葛亮已经不是诸葛亮本人,它更像一个符号,体现着完美的”忠”的精神。
随之而来的第三个问题,我们如何对待诸葛亮的历史形态和文化形态?
近年来,随着对诸葛亮历史形态研究的深入,一个相对真实的诸葛亮逐步呈现给了大众。原来他的军事才能并不那么出众,原来他的”忠”不过是对刘氏集团的”愚忠”,他数次一意孤行的北伐劳民伤财,他不过是个普通人……这些事实对诸葛亮的既定形象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如何看待这样的历史研究呢?我认为,能够理智地对待诸葛亮这个被神话了的人物,从历史的角度还原诸葛亮的真实形象,这样的研究非常有价值。它让人们更加清醒地看待历史,看待历史人物。
但是,我觉得,这不应该以牺牲诸葛亮的文化形态为代价。文化是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它所反映的事物可以也应该与现实有所不同,这是文化魅力之所在。而且,更重要的是,文化本身也具有历史性。诸葛亮的文化形态是如何形成的?它是我们历代先民精神信仰与追求的结晶。这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今天,我们仅仅以它与现实不符而抛弃它,岂不是太不明智了?
诸葛亮的名著《出师表》正是这种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之所以推崇它,不是因为诸葛亮的军事思想正确,也不是因为诸葛亮历史形态的”愚忠”,甚至并不主要是因为诸葛亮是”散文大家”,这篇文章写得如何”文采飞扬”。那么是因为什么呢?因为文化形态的诸葛亮是”忠”精神的代表,因为《出师表》传承这这样一种”忠”的精神。而且这里的”忠”不是封建帝制所谓的”忠君”,它在文化的领域里有更广阔的含义: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操守,有数十年如一日的执著,有”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气概,当然也有”忠”的基本内涵,对人对事的尽心。
正是因为这样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才涌现出种种悼念诸葛亮的诗篇: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筹笔驿》——李商隐
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些诗的作者可以说都被诸葛亮的精神所感,以这一首首追悼诗表露心迹。而这些诗作亦成为诸葛亮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意义上的诸葛亮形象正是由这些文化要素一步步丰满起来的。
最后一个问题,现在还有必要推崇这种”忠”文化吗?
我认为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需要推崇”忠”文化了。
现在我国的社会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经济制度的改革必然导致社会固有格局的变动,而社会格局的变动也必然导致处于社会中的民众人心浮动,不安于事。而且改革的目标”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更加自由的经济模式。民众如果对此没有理性的认识,必然会人浮于事,一心想着跳槽或转职后的高工资高待遇。这样的后果是:
对于个人,由于职场变动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自己的实际水平依然如故;
对于企业,员工的频繁跳槽导致企业效益提不上去,无法得到稳定的发展;
对于国家,人才整体素质提升缓慢,就相当于人才的流失,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缓慢,就相当于金钱的流失,这两个流失势必影响国家的发展进程。
在这个时候,”忠”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品德!认真对待工作,认真与人相处,正是治疗现今社会浮躁病的良药。
而胡教授恰恰在这个时候提出了如此的要求!可叹胡教授忽视了诸葛亮的文化内涵,忽视了现今社会的需求,虽然出发点很好,但终于由正确的论据推出了错误的结论。
最后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名句: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如此情理交融,以情感人的文章,历来不多见,如今欲删去,何以忍心?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弱水三千,只取一元
0%